在做一个互联网应用APP时, 要考虑技术选型和架构搭建。 先说说技术选型,以我们实际开发APP项目中会面对如下问题:
1、图片处理, image loader、picasso、Glide、Fresco, 推荐使用fresco,因为它使用三级缓存、占内存更小;
2、http通信, 开源框架有很多例如volley,retrofit,okhttp等等,用法都很简单也类似,推荐使用OkHttp,它支持SPDY;
3、崩溃日志采集, 免费库也有很多, 腾讯bugly、友盟、Fabric。我们使用的是Fabric, 挺好用的。
4、即时聊天, 三方库也有很多, 就不多说了。 我们用的是leancloud, 因为它免费:), 而且效果还可以。
5、控件, 根据UI需要可以自己写或用别人写好的三方库, 例如Materialdialog,MPAndroidChart, WheelView等等。
6、进程内部消息传递, 例如跟Service交互的binder、或者LocalbroadcastReceiver(基于主线程handler实现的,所以不会被其他进程收到,比较安全!)、三方库EventBus和观察者模式等等。
7、支付, 可以用支付宝、微信的接口。
8、埋点, 这个就很重要了, 产品经理每天都在盯着这个统计数据, 用他们的话叫做数据引导决策, 有时前端也会弄ABTest, 目的是做出让用户更喜欢的东西。 我们用了Countly, 因为它开源, 后台可以自己做, 埋点数据可以传到自己的服务器。 毕竟一些敏感的数据是不想让三方如友盟知道的。
9、bug热修复, 目前有很多技术方案, 我们参考了HotFix的方式在项目中落地, 网上有人说适配有问题, 但我们还没碰到。。。
10、插件化, 应用典型案例就是支付宝、微信。当app功能非常多、代码量很大(超过65535个方法)时要考虑, 我们是计划实践一下, 但因为公司突然倒闭, 没来得及做。
11、程序框架, 对比mvc、mvp和mvvm模式, 我觉得mvp模式比较合适并落地, 因为mvp很好的实现了代码解耦、逻辑分层, 下层对上层透明, 每层只关心自己那点事情就够了。
12、UI标注,推荐使用标你妹啊网站、app.zeplin.io网站。
下一篇:为什么开发APP更贵,更耗时?